中醫認為,山藥性平、味甘,歸肺、脾、胃、腎經。 “上能養肺、中能補脾、下能益腎,補而不滯、滋而不膩、溫而不燥。”
山藥吃法多樣,可將山藥與大米、小米、紅棗等熬成雜糧粥,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后與米粉混合,熬成糊糊喝。食材:干山藥片60克,或鮮山藥100~120克,粳米50~100克做法:將山藥洗净切片,同粳米共煮粥,還可加入幾顆去殼紅棗。作用:補脾胃、滋肺腎,可治療腹瀉、虛勞咳嗽、遺精,緩解疲勞。
茴香不僅能用來烹飪,它還具有藥用價值,富含維生素C、鉀、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。 中醫說它能“補命門不足”、“能暖丹田”,意思是它能溫補腎陽。 秋冬怕冷、手腳冰涼的人很適合吃。 而作為一種補充和替代醫學療法,茴香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。
2012年發表在《國際分子醫學雜誌》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:食用茴香能防止骨骼礦物質的流失和骨質疏鬆症產生。 這是因為茴香能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,從而對骨骼起到了保護效應。茴香是B族維生素的優質來源,這有助於保持皮膚健康,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,以保持皮膚細膩緊致。做法:茴香切成段入鍋,加適量水、1湯匙油、1小匙鹽,茴香煮至快熟時加入豆腐即可。
李時珍曾稱讚它能夠「理中益氣,補腎健胃,和五臟,調營衛,生精髓」。。 豇豆的作用,一是健脾,二是補腎,凡腎虛遺精者宜食之。
99357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