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腳不僅是人體的“第二心臟”,還是全身健康的“放大鏡”。 雙腳上的一些細微變化,可能折射出多種潛在疾病,快看看你的腳!
全國名老中醫、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李曰慶2022年在人民日報健康號刊文提醒,長時間腳干,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導致皮膚彈性變差,或是腳部真菌感染所致。 真菌感染往往還會伴有皮膚瘙癢、小水泡、脫屑等問題。 ① 李曰慶醫生表示,寒冷季節腳涼可能與氣虛、陽虛等體質問題有關。 如果溫度適宜仍然感覺腳涼,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減退。 此外,貧血、動脈硬化閉塞症、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,同樣可能引起腳部冰涼。 ①李曰慶醫生介紹,不明原因、長時間腳麻,則要當心與腰椎疾病有關。 一般來說,腰椎間盤突出、椎管狹窄,會因神經受壓迫,引起腳麻。 此外,如果麻木感不止在手腳,軀幹、臉部也出現麻木的感覺,還要小心心腦血管疾病。 ①有些人在外忙了一天,回家常說“腳酸”。 大多數腳酸是過度勞累所致,但有些腳酸是身體異常的信號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主任彭玉清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,腰椎間盤突出首要的癥狀是腰部疼痛,但如果突出的腰椎間盤刺激到神經根,就會導致下肢的酸脹疼痛,出現腳酸。 此外,下肢動脈硬化狹窄或閉塞的患者,由於腿部的動脈血管出現病變,多表現為患側腿部發涼,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腳酸。 ②有些人腳臭,尤其是夏天會更加嚴重。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主任彭玉清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,足部某些疾病會加重腳臭的概率,比如有腳氣的人往往會伴有腳臭,因為腳氣本身可以繼發細菌性感染,這些細菌能分解外界產物,引起臭味。
此外,如果足部角質層得不到清理,這些角質層在汗水的浸潤之下,就會給細菌以及黴菌的繁殖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,讓細菌跟黴菌加速成長繁殖,使得腳臭越來越嚴重。 ③李曰慶醫生介紹,腳跟痛時一般而言可能是足底筋膜發炎。 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,行走一段時間后,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,癥狀會有所緩解,多採取保守治療改善。腳抽筋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,但如果經常抽筋,就要警惕了。 可能與運動過量或未做熱身有關。 此外,缺鈣同樣會讓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加、興奮度提高,引起肌肉痙攣。 李曰慶醫生提醒,對於中老年人來說,如果補鈣后抽筋沒有改善,要特別警惕動脈粥樣硬化、血栓、靜脈曲張等血管性疾病。 ①
有些人长时间不关注脚部变化,如果突然发现大脚趾增大了就要当心了。李曰庆医生表示,关节上突然发作的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,这可能是痛风、关节炎、感染和外伤所致。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