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拉圖有這樣一句名言:
一個人聰明與否,通過他的言談舉止,很直觀地就能表現出來。如果一個人不會說話,經常逢人便說一些別人不喜歡聽的話,那他在生活中,也很容易會遭受別人的排擠。尤其是以下這3句話,寧可爛在肚子里,也不能逢人便說,否則便是為自己招致禍患。你本來心情不錯,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精心修過的自拍,沒想到他卻在下面評論:“你怎麼用了瘦臉,臉還是那麼大? ”
你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美食照,想給別人分享某家東西很好吃的店,他在下面評論:“你看你都胖成什麼樣了,怎麼還吃那麼多。 ”天冷了你穿上新買的外套出門,沒想到他看到后直接說:“你眼光怎麼這麼差,買的衣服這麼難看。 ”《弟子規》中講:“人有短,切莫揭; 人有私,切莫說。 ”明朝末年,蘇州有一位姓秦的書生,多才多藝,尤其擅長詩詞歌賦。看到別人的缺點,他就會寫詩詞來攻擊對方; 聽說別人做事可笑,他也會將其寫進詩詞諷刺。他聽到別人傳出閒言碎語,說某位鄰居在男女之事上不檢點,也沒有多加證實,便寫了十首《黃鶯兒》的詞調笑,內容繪聲繪色,寫得很是露骨。這首詞遠近聞名,鄰居因此被逼得懸梁自縊,死前寫下遺書詛咒秦書生不得好死。沒過幾年,秦書生便染上了瘧疾,病好了不久又精神錯亂,持斧自吻。鍾書曾說:「那些竊竊私語,就像飯裡的沙礫或者生魚片裡沒有剔乾淨的刺,給人一種不期待的痛。 ”因為無法感同身受,所以我們不知道,自己無意間說出口的戲言,會給別人帶去多大的傷害。
無論什麼時候,嘴下留情,言語有度,才能為自己積攢福報。就算你心直但一定不要口快,在說話之前先動動腦子,過濾一下話語中的傷害再說出口,於人於己都有益。
99357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