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,手腳冰涼是一種「閉症」,所謂「閉」即是不通,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,致使肝脈受寒,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,導致腎臟陽氣不足,肢體冷涼,手腳發紅或發白,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。
中醫認為,腳與人體全身的經絡相通。 “百病從寒起,寒從腳下生”。 俗話說:“樹枯根先枯竭,人老腳先衰,養生先養腳”,足底是人體第二個“心臟”,所以關注健康首先從足底開始。 重視足部的保健養生,可起到祛病益壽的目的。地屬陰,腳接觸的地氣最多,如果不注意足部的保暖,陰寒之氣會從腳,蔓延到腳踝、小腿、膝蓋、大腿,再深入我們的臟腑裡面。
當人年老陽氣衰弱時,如果年輕時不注意腳的保暖,會早早拄上拐杖,甚至在輪椅上度過晚年。 年輕是遇見寒冷,總覺自己可以咬咬牙抗過去,但到中老年後,各種關節病就會找上門來。踮腳跟是上天賜給懶人們最簡單、最有效的保健方法,它在給人帶來健康的同時,也帶來了幸福。 有一首歌唱得好——“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”!懂醫學的朋友都知道,四逆湯是三陰通用的方子,是一個溫里之方、壯火之方,也是一個回陽救逆之方。 而小小的踮脚跟運動,有時候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湯。
如果你在單位里受了老闆的氣,可以回到家后踮踮腳跟,心情就會在這一起一落中變得平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