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祛濕,很多人會先想到薏米。
不過,也有不少人表示吃了薏米卻不管用呀!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
濕氣來自外濕(環境中的濕)和內濕(體內自產的“濕”)。
脾胃作為水濕運化的水谷,好比人體的一台“抽水機”。
當「抽水機」的出水道出現阻塞,引起體內「水濕」過多,排出不暢時,人體常表現為下焦濕熱、水腫、腳氣、濕痹(如關節肌肉酸痛)。
這時候用薏米,就能產生利水滲濕的作用。 但它的健脾作用很弱,這就是薏米祛濕的一個大bug。
想要祛脾胃氣虛導致的濕,讓脾胃有動力把體內的“水濕”抽出去,就不得不提今天的主角——茯苓!
有句話說“十藥九茯苓”,意思是中醫開的藥方裡,十有八九會有茯苓。
茯苓又稱為雲苓,味獨甘淡,甘則能補,淡則能滲; 藥性平和,既可祛邪,又可扶正。
茯苓具有利水消腫、健脾安神的作用,可用於各種水腫、小便不利以及痰多的癥狀。
同時,它還兼具健脾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食慾下降、身體乏力、大便溏稀等情況。 這就是薏米所不能解決的bug。
更難能寶貴的是,不論是寒、熱、虛、實諸證,茯苓配合其他中藥服用,均可發揮其獨特功效。
99357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