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“自周代起,中國便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餐桌禮儀制度,後來經由儒家思想的創立者——孔子
在中國,民以食為天,自古至今,飲食文化一直為百姓們尊崇,餐桌這一形象,在中國老百姓的心中有很多功能。
例如,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,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,吃飯不要發出聲音,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。
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,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。那麼,除了上述常見的餐桌禮儀外,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餐桌禮儀,具體到菜餚上幾個、筷子怎麼擺、客人怎麼坐等等,答案就是“菜不擺三、筷不成五、席不成六”。所謂“菜不擺三”的意思就是在宴請賓客時,哪怕只有一兩個人,也不能上3個菜,原因有三個,首先,中國人聚餐或者吃飯講究一個團團圓圓,好事成雙,雙數在中國人眼中就是成雙成對圓圓滿滿的意思。
所以同理,三這一數位在大家眼中不是一個好的寓意; 最後,在祭祀時,常擺設三盤貢品或者菜品,如此招待賓客,客人可能會心生芥蒂。